『 方木山居 』生活艺术馆设计——立于崖边的极简主义

图片



生于山林 · 归于自然


项目位于湖北省罗田县王葆心大道,旨在打造一处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空间记忆节点,试图让周边更多的市民参与场所其中,而不是单纯地封闭归于自身使用。因而该项目既是作为在建项目的品牌展示区,也是一个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公共性质的生活艺术馆。

 

图片


整个项目用地为丘陵地形,基地周边为城市绿地及风景区,北侧王葆心大道是唯一现状主干道。该生活艺术馆项目位于北侧靠近道路交叉口处,但主要人流来向的视野被加油站所遮挡,而生活馆对城市界面的昭示性需求与周边环境的遮蔽性质,成为了本案设计的主要冲突与难点。



盒与山石 · 悬崖瞭望


图片


临主干道一侧,有一处早期采石形成的裸露岩壁,高约19米,地质为花岗岩石层,较难进行土方平衡处理。


但如果将艺术馆放在岩壁高处呢?不仅保留了原始的自然条件,还可以借助地势,加强建筑的昭示性。

 

图片


作为设计师需要关注城市发展,探索人文历史,尊重城市肌理,力求打造满足人们真实生活需求的生活容器。因此本项目以“艺术与自然之形”作为设计出发点,依山就势,打破常规,将不利地势化为有利条件, “盒子”+“山石”的设计概念便应运而生。

“盒与山石”,上立于悬崖之巅。这样赋有诗意的对话,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生自然环境与地貌,将建筑与自然用一种更为写意舒适的姿态,合到了一处。

 

方木三曲 · 山之体验


图片


商业庭院以一种村落式的格局散落在山脚下面向城市,位于远处的生活艺术馆采用堆叠的体量布置在山体高处。探索整个项目的过程如同寻山探幽,层层递进;

 

一进寻山

二进见山

三进栖山

 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▲寻山——风颂雅庭 | 入口区域回溯场地特征与空间导向关系,撷取山水之形为设计灵感,通过进院的传统手法来展现。

 

图片

 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▲见山——曲径回廊 | 过渡区域结合景墙,回廊,栈道,枯山水等古韵手法营造出移步异景的舒适游园体验。


图片


图片

 

图片

 

图片 图片

▲栖山——柱台承露 | 主体区域让建筑优雅轻柔地悬浮在半山之间,形式之美被无限发展延伸,光与影的空间交错得以充分展现。


建筑以纯粹的矩形体量交错布置,悬浮于炸山采石形成的裸露岩壁之上。而其高处所在是一块极具现代极简风格的白色体量,如同白玉高台,月华承露,访客不仅可以通过山脚的垂直观光电梯来到山顶艺术馆,也可沿着林间栈道信步而上。

 


纵横叠错 · 轻盈悬挑


为了满足更大的出挑效果,同时在特殊地质上保持足够的结构稳定,该项目采用全钢结构体系,同时也减小了结构尺寸,提升了建筑室内室外的整体效果。


图片

▲剖面示意

 

底层前场半开敞式的接待门厅,中间过渡的景观通廊与玻璃电梯,顶层双向悬挑建筑主体,整体以一条垂直交通,将底层的接待空间与山崖之上的两层休闲会谈空间串联起来,形成一条沿山崖而上的竖向流线。

形态上两个体块纵横堆叠,是对“看”与“被看”的双向探索。山顶交错放置的两层空间,让悬挑更多,是对室内观景面的拓宽,是对“看”的延伸;简单的形体叠加,与山崖的咬合,极具张力的伸展,是对“被看”的回答。这种“看”与“被看”的统一,即是建筑的功能、空间、形式的和谐交融。


图片

▲流线分析


图片

▲室内洽谈空间与观景面


图片

▲效果图与实景图对比


建筑立面设计语言以清晰简洁的线条为主,建筑体量的堆叠和出挑强化建筑的昭示性。


图片

▲节点细节呈现


材料选择上,主要以金属屋面和铝板为主,在减轻出挑部分自身荷载的同时,给建筑增加更多雕刻化的细节,使建筑整体简洁又不失精致。

 

项目图纸


图片

▲彩色总平面图


图片

▲生活艺术馆立面图


图片


图片

▲平面图


图片


图片

▲效果图


33.jfif


图片

▲方案模型

 

 

项目信息:

项目官方名称:罗田方木山居生活艺术馆

业主官方名称:现代城建集团

项目地点: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

建筑面积:550m²

设计时间:2018年12月 —  2019年11月

竣工时间:2021年10月

设计团队人员(按顺序):

方案 | 韩冰、高荃、彭思昊、张远坤、阮志昊、郑梦溪、雷思成、段菡萏、方俊凯

施工图:

建筑 | 姚宇澄、董备、冯云聪、胡晶宇、王露 、陈章阳

结构 | 蒋科卫、冯兴佳、汤罗生、黎先明、凌维都

暖通 | 张娟娟、柯昌进、刘勇、方慧敏

给排水 | 付兴振、赵正昆、姬卫星、张曼

电气 | 张劲、肖恺、吴堃

建筑摄影:上海是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
原文链接: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xUslOx0zaSzM8GuchqD7_w